一、不以居高易其志这句话的出处

不以居高易其志这句话的出自唐代箴言拓本,此拓铭曰:“不以居高易其志,不以荣辱累其神,行在言前,身居物后。”拓取自大唐左监门中郎将万宣道墓志,书法佳善,发人深省,若倩名家题跋,必是不俗。

“不以居高易其志,不以荣辱累其神,行在言前,身居物后。”这句话告诉我们:不要因为自己处于高处而忘了自己的初心,不要因为一些荣誉与屈辱而伤了自己的心神,事情做了再说,不要提前说大话。

《励志的诗句》

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2、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3、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韩愈)

4、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5、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6、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

7、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8、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孟子)

二、军人的墓志铭-------这首诗的含义是什么???

军人的墓志铭_______初春,盛夏,仲夏,严冬,都是他诗的读者

也不是说意义有多大,只是说没有人来看他,只有孤独地度过一年又一年。

三、太极拳起源和发展

创始起源:

太极拳的创始,目前有两种不同的说法。在抗日战争之前,全国各地的太极拳家无不尊张三丰为祖师。

其原因是,张三丰创建了武当派,创始了内家拳。太极拳作为内家拳之首,尊称张三丰为祖师,是一种自然归属。张三丰创立的太极拳、八卦拳、形意拳、五行拳、混元拳、玄武棍等,都是从道教经书中汲取了精华,引申而来。

张三丰所创立的拳法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注重内功和阴阳变化,讲求意、气、力的协调统一,动作沉稳,姿势含蓄,劲力浑厚,神意悠然。这些特征无不与道家的清静柔弱、淡泊无为的主张和道教的“三宝修炼”(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相吻合,内以养生,外以却恶,可以说是留给后世的珍贵历史文化遗产。

另一种说法,太极拳创自陈王廷。此种说法出自顾留馨、唐豪先生对太极拳的考证和《太极拳研究》。他们考陈王廷创太极拳依据有两点:一是有陈氏后人所撰有祖先的打油诗《闷来时造拳》五字。二是有陈王廷留有一篇《拳经总歌》。据考这篇陈氏《拳经总歌》并非陈氏所独有。山西洪洞通背拳《拳经总论》除几个别字外,其它内容完全相同。

现代发展:

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曾号召全国人民打太极拳。1978年以来,中国的改革开放给太极拳的全面发展营造了巨大的空间,太极拳进入推广普及期,邓小平曾亲笔题词“太极拳好”。

在温县陈家沟,习练太极拳之风甚盛,妇孺老幼皆练,当地流传的谚语说“喝了陈沟水,都会跷跷腿”、“会不会,金刚大捣碓”,这都形象地反映出当地习练太极拳的情形。这种风气世代沿袭,经久不衰,使得陈家沟历代名家辈出。

温县现有武术馆校30余家,其中文武学校有4家,习武场所近30家,家庭武馆20余家,学员2000余人,流动学拳人数达8000余人。300余名太极拳师在海内外开办太极武术馆及连锁加盟店300余家。 

不仅国内演练太极拳之风盛行,太极拳大师们还走出国门,将太极拳这一国之瑰宝传播海外一百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太极拳传播至今,已经成为世界上参与人数最多、最受人们喜爱的武术运动和健身活动项目,全世界的太极拳习练者高达三亿之众。

太极拳成为东方文化的一种符号象征,成为促进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太极拳的创编,也是继“四大发明”之后中华民族伟大创造力的又一次展示。继承和保护太极拳,对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弘扬民族传统美德、增强社会凝聚力、构建和谐社会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扩展资料:

太极拳特点:

太极拳含蓄内敛、连绵不断、以柔克刚、急缓相间、行云流水的拳术风格使习练者的意、气、形、神逐渐趋于圆融一体的至高境界,而其对于武德修养的要求也使得习练者在增强体质的同时提高自身素养,提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融洽与和谐。同时,太极拳也不排斥对身体素质的训练,讲究刚柔并济,而非只柔无刚的表演、健身操。

太极拳基本内容包括太极阴阳养生理论、太极拳拳术套路、太极拳器械套路、太极推手以及太极拳辅助训练法。其拳术套路有大架一路、二路、小架一路、二路。器械套路有单刀、双刀、单剑、双剑、单锏、双锏、枪、大杆和青龙偃(yan一声)月刀等。

太极拳这中华武术瑰宝已受到了世界各地人们的普遍推崇。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级政府及广大民众对太极拳这一古老文化体系的保护意识日益强化,各级政府相继制定保护措施,以太极文化为主的各个地方先后举办了11届国际性太极拳交流大会。传承人、民间传承组织也加大深入推广的力度。2006年5月,太极拳被中国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太极拳 (中国武术中的拳法)

关于太极拳的起源,历来有种种说法,仅宋代以前的太极拳起源传说就包括老子创拳说、南北朝韩拱月创拳说、唐朝许宣平创拳说、唐朝李道子创拳说及宋徽宗时期武当丹士张三峰创拳说数种。

在各种太极拳起源的说法中,年代最为久远的就是老子创拳说。老子(约公元前571-前471年),姓李,名耳,谥曰聃,字伯阳,楚国苦县(今鹿邑县)人。他是我国古代伟大思想家、道家的始祖,其撰述的《道德经》开创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先河。而太极拳的理论源头就出自老子的《道德经》,其中大部分内容可以和太极拳的体用相印证,并且能够指导太极拳的理论和体用。如:“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就说明“柔胜刚”、“弱者道之用”、“为道日损”等理论,从而使太极拳从“拳”上升到“道”,进入“无为而不为”的境界。

赵堡、杜元化在《太极拳正宗》一书中,关于太极拳之溯始中写道:“此拳何自来乎?有歌为证,歌曰:太极之先,天地根源,老子设教,宓子真传……传于拳术,教成神仙。”这里的宓子即宓喜,是老子的高足。再加上“传与拳术,教成神仙”,便有人认为太极拳为老子所创。但关于这种说法无法确切考证,无论太极拳是否是老子所创,老子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都为太极拳的创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且是太极拳探索发展的思想宝库。

也有人认为是唐代的许宣平创编了太极拳。许宣平,安徽歙县人。据《唐诗纪事本末》记载:唐睿宗景云年间,许宣平隐居在城阳山的南坞,盖了一所小草房居住。他以打柴为生,时常担着柴到城里去卖,柴担上常常挂着一只花葫芦和一根弯曲的竹杖,醉后便腾腾地拄着竹杖回山。许宣平还很喜欢写诗,而且造诣很高。天宝年间,李白东游途中听到了他的诗,就向别人四处打听许宣平的情况。李白于是就到新安游历,越岭翻山,寻访许宣平,结果却寻访不到,就在他的小草房的墙壁上题诗道:“我吟传舍诗,来访真人居。烟岭迷高迹,云林隔太虚。窥庭但萧索,倚柱空踌躇。应化辽天鹤,归当千岁余。”

《唐诗纪事本末》还记载许宣平是个武林高手,说他“辟谷不食,行如奔马”。据传:许宣平编创的太极拳共有37式动作,其中有很多动作名称与现在流传的太极拳名称相同或近似,练习方法为单势练习,一式练成,再练一式,不分次序,练习者自己选择,至37式逐一练成,动作自然连贯、一气呵成。

还有人认为是唐朝的李道子开创了太极拳。李道子,唐朝江南安庆(即今安徽潜山县)人。据传:李道子所创的太极拳曾传给宋时江南宁国府的俞氏。明代宋远桥在其《宋氏太极功源流支派论》中叙述:他当时游历到安徽泾县,因闻当地俞家练太极拳功,便去拜访。因问源流,俞氏言,系唐时李道子所传,俞门代代相承。

据武当《太和山志》记载:明朝正德年间也有一个在武当山南岩宫修道的李姓道人,书中描述的李姓道人的生性、形貌,与宋远桥所述当时在武当山的所见基本一致,被普遍认为是唐朝的李道子。有关李道子的记载充满了神话色彩,使李道子创拳说的可信性大大降低。

在太极拳起源的诸种说法中,张三峰创拳说很容易给人造成误会,因为这里的张三峰是宋朝的武当丹士,并非元明之际的张三丰。

元明时期的张三丰周游各地访道,曾在陕西宝鸡山中短期隐居,山中有三峰峙立,于是自号“三峰居士”。后来,张三丰得知刘宋时有邪道“三峰采战术”,遂弃此号不用。但由此也给世人造成了极大的误会,很多人以为历史上只有一个张三丰,即元明之际的张三丰。实际上,在宋朝还有一个卓有成就的武当丹士张三峰。据黄宗羲《王征南的墓志铭》记载:宋朝张三峰曾得到皇帝(徽宗)的召见,因为道路堵塞没有去成。结果当天晚上,他就梦见玄武大帝教给他一套拳法,第二天就能够“以单丁杀贼百余”。可见在宋末即有道士张三峰及以静制动的拳法。此外,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版的《宁波府志》中、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华曹元所著《国术》等书,也都认为是这位北宋的张三峰创立了内家拳。

从张三峰“自思读道德经数十年不解,一夜之间了然于心。若非太上之神智,启我之愚痴,则不能也”的记载来看,张三峰的拳法以老子《道德经》的心法所感而成,与以后的武当内家拳不相一致。张三峰的内家拳在后来的流传中,有被扩充为形意拳,有被发展为太极拳。如明朝时期流传盛行在江南一带的张松溪太极拳(又称南派太极拳),就是由北宋武当张三峰内家拳发展而来。

以上四种有关太极拳的起源虽各有说法,但却没有确切的历史记载和考证。这些人或许对太极拳的开创具有一定的贡献,但关于太极拳起源的最大争议目前却不是出现在这些源头上,而是元明之际张三丰创拳说与陈王庭创拳说之争上。

现在流传比较广的说法是:元明之际的张三丰创造了太极拳。据《武当秘鉴》作者乾宣道长严嘉康记载:张三丰先后创编无极拳十二式、太和拳八式、太极拳十六式。后来又将这三种拳术的精华融为一体,创编了太极拳三十六式,这套拳法又逐步扩充为一百零八式,称为三丰太极拳或武当太极拳。

三丰太极拳后经山西人王宗岳、河南人蒋发传入温县陈家沟。陈家沟的陈长兴经过收集整理,将太极拳定型为陈氏老架一路和二路(炮锤),后来产生杨、吴、武、孙等其他流派。

另外还有一部分人认为:明末清初河南陈家沟的陈王庭开创了太极拳,然后世代相传,到十四世陈长兴时,在祖传套路的基础上精炼归纳,发展成为现在的陈氏太极拳一路、二路。

陈王庭是明末文庠生、清初武庠生,文武双全,曾只身闯玉带山,劲阻登封武举李际遇叛乱,为清廷在山东平定盗匪立过战功,却一直不受清朝廷的重用。陈王庭报国无门,便收心隐退,在耕作之余依据自己祖传的长拳,博采众家精华,发明创造出了一套新型拳术,就是后来广为流传的太极拳。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陈王庭能够开创太极拳,一方面是吸取了陈氏家族的祖传武术,另一方面还和整理明代民间武术的戚继光密切相关。

我国武术历史悠久,发展到明代,拳种已经很多。这些拳种各有所长,也各有所偏,戚继光为了训练士卒,从民间著名的16家拳法中吸取32个姿势编成套路,也就是“拳经32式”,成为士兵练习刀、枪、剑、棍的“武艺之源”。陈王庭晚于戚继光半个多世纪,他在整理民间武术套路时受戚继光的影响很大,从戚继光的“拳经32式”中吸取了29式。最后,陈王庭在陈氏祖传拳术和民间拳术的基础上,创编了刚柔相济、快慢相间的新拳术――太极拳。

关于上述这段历史,学术界一直存有争议。有人认为:陈王庭开创的武术是炮锤,偏于刚猛,并不是后来流传的刚柔相济的太极拳,而陈氏第十四世代传人陈长兴将家族所传的炮锤与张三丰的太极拳相糅合,开创了流传甚广的陈氏太极拳。其理由是:张三丰太极拳在近代的传播,是由王宗岳传给弟子蒋发而连续继承下来的。陈氏太极拳的开创正是由于蒋发将张三丰太极拳传授给温县陈家沟的陈长兴,他由此总结才创编了著名的陈氏太极拳。此后由陈长兴传给杨露禅,由此逐步发展为陈、杨、吴、武、赵堡等太极流派。

陈氏太极拳传人陈鑫著的《陈氏太极拳图说》中,载有“杜育万述蒋发受山西师传歌诀”。(杜育万为赵堡传人。)可见陈鑫当时也承认太极拳得传于王宗岳、蒋发。年逾百岁的考古学家、太极名师吴图南先生,早在1917年就到访过陈家沟,亲耳听到陈鑫的介绍。据陈鑫讲述:陈家世传炮捶,属少林拳,已有几百年历史,村人称他们为“炮捶陈家”。太极拳是河南人蒋发传给陈长兴的。由此可见,上述历史当时在陈家沟也是被人们公认的。

武氏太极拳的传人李亦畲在《太极拳小序》中也记载:“太极拳始自宋张三丰,其精微巧妙,王宗岳论详且尽矣。后传至河南陈家沟陈姓,神而明者,代不数人。”这是近代关于太极拳源流最早的文字记载。李亦畲写序时,杨露禅、武禹襄都健在,所以《太极拳小序》被认为是目前最可信之作。

杨氏太极拳传人杨澄甫在《太极拳体用全书》自序中写道:“先大父更诏之日,太极拳创自宋末张三丰,传之者,为王宗岳、张松溪、蒋发诸人相承不绝。陈长兴师,乃蒋先生发唯一之弟子。”可见,杨氏太极拳的传人也认同:陈氏太极拳是由陈氏祖传武术与张三丰太极拳糅合开创的。

以上有关太极拳起源的种种说法虽然一直存有争议,但仍有一条脉络是清晰且有据可考的,那就是陈氏十四世传人陈长兴师承了近代太极拳的先进理论和经验,并吸收和借鉴了前人的经验,将太极拳进一步完善。后来又经陈长兴弟子杨露蝉的广泛传播,形成了杨、吴、武、孙各个流派,太极拳由此广泛传播并发扬光大。

如今,太极拳已被成功列入全运会及亚运会的比赛项目,为其推广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面对即将到来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太极拳虽然没能成为北京奥运的正式比赛项目,但经国际奥委会授权,在奥运会期间将举办包括太极拳在内的武术比赛。这些奥运武术比赛有别于奥运的28个正式项目,但会颁发经国际奥委会确认的奖牌。

拓展资料:

太极拳 (中国武术中的拳法)

太极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1-3]  是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结合易学的阴阳五行之变化,中医经络学,古代的导引术和吐纳术形成的一种内外兼修、柔和、缓慢、轻灵、刚柔相济的中国传统拳术。

1949年后,被国家体委统一改编作为强身健体之体操运动、表演、体育比赛用途。中国改革开放后,部分还原本来面貌;从而再分为比武用的太极拳、体操运动用的太极操和太极推手。

传统太极拳门派众多,常见的太极拳流派有陈式、杨式、武式、吴式、孙式、和式等派别,各派既有传承关系,相互借鉴,也各有自己的特点,呈百花齐放之态。由于太极拳是近代形成的拳种,流派众多,群众基础广泛,因此是中国武术拳种中非常具有生命力的一支。 [4] 

2006年,太极拳被列入中国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8年3月,全国人大代表将该项目的申遗紧迫性写进了提案。来自河南代表团的李光宇等33名全国人大代表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提交了《关于加快推进太极拳申遗工作进一步弘扬太极文化的建议》。

【起源】

关于太极拳的起源,众说纷纭,大致有唐朝(公元618~907年)许宣平、宋朝(公元960~1278年)张三峰、明朝(公元1368~1644年)张三丰、清朝(公元1644~1911年)陈王廷和王宗岳等几种不同的说法。但现在多数拳家亦以现传各式太极拳俊源出陈式太极拳之说为本。据中国武术史学家唐豪等考证:太极拳最早传习于河南省温县陈家沟陈姓家族中。陈氏太极拳的创编人是陈王廷,他是一位卓有创见的武术家。

【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太极拳发展很快,打太极拳的人遍及全国。当前,仅北京市公园、街头和体育场就设有太极拳辅导站数百处,吸引了大批爱好者。卫生、教育、体育各部门都把太极拳列为重要项目来开展,出版了上百万册的太极拳书籍、挂图。太极拳在国外,也受到普遍欢迎。欧美、东南亚、日本等国家和地区,都有太极拳活动。据不完全统计,仅美国就已有30多种太极拳书籍出版,许多国家成立了太极拳协会等团体,积极与中国进行交流活动。太极拳作为中国特有的民族体育项目,已经引起很多国际朋友的兴趣和爱好。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辩证的理论思维与武术、艺术、气功引导术的完美结合,是高层次的人体文化。其拳理来源于《易经》、《黄帝内经》、《黄庭经》、《纪效新书》等中国传统哲学、医术、武术等经典著作,并在起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又吸收了道、儒、释等文化的合理内容,故太极拳被称为国粹 。

太极拳的运动特点:中正安舒、轻灵圆活、松柔慢匀、开合有序、刚柔相济,动如行云流水,连绵不断 这种运动即自然又高雅,可亲身体会到音乐的韵律,哲学的内涵,美的造型,诗的意境。在高级的享受中,使疾病消失,使身心健康。

目前, 目前,很多科研部门对太极拳正在进行研究。通过从医学、生理、生化、解剖、心理、力学等多学科的研究证明,太极拳对防治老年摔跤、高血压、心脏病、肺病、肝炎、关节病、胃肠病,神经衰弱等慢性病有很好的疗效。

太极拳是一种技击术。其特点:以柔克刚,以静待动,以圆化直,以小胜大,以弱胜强。它是技击术和《孙子兵法》的有机结合。因此,太极拳特别是杨氏太极拳,拳势简单、易学易练,正在以其独特魅力被世界人民所喜爱。

太极拳,据是史料记载,缘于《王宗岳太极拳论》,始于武禹襄、杨露禅。

溯源的话,目前有两个“近现代太极拳发源地”------赵堡、陈沟。

1559年,戚继光在浙江义乌招募成立了“戚家军”,1566年南方抗倭战争结束后,义乌兵在平定福建广东倭寇之后,不少将领就在福建、广东、广西、山东及浙江任职,也有不少回乡务农。之后,戚家拳进入南方民间,进入南方道家,进入陈州同与张松溪的武术体系,并融进了丹功炼形动作与道家通臂拳。

有南方道人,云游至山西,随缘而传“丹功、拳技”给王林桢。

在山西,王林桢遇见了董成,进行了武艺交流。之后,董成传授给许家的“通背柔拳”中,就有了戚家拳的招式,练法方面还有了软手风格。

1596年,蒋发拜师王林桢,学艺七年。之后,蒋发曾去西安磨豆腐为生,在刻苦练拳的过程中,他不拘泥于拳术套路,达到随心练拳,招数连绵不绝之境,渐渐将“丹功绵拳”与“原始通背缠拳”相互融合。

蒋发回到赵堡,遇邢喜怀,传授了拳功。后来,去登封谋生,1638年,随李际遇起义;在开封普济寺休养时,帮寺庙编了一套“鬼扯攒”拳术;1647年,李际遇受“王道士案”牵连而遇害,蒋发逃匿入陈家沟。

蒋发在赵堡所授,主要是“太极五行动功”与“十三势软手”。

赵堡太极拳的部分传承线:

蒋发--邢喜怀--张楚臣--陈秋阳、王柏青---陈敬伯、张宗禹---张彦、霍文毅---陈清平--张敬芝、和兆元、牛发虎、武禹襄、李作智、李景元、任长春等。

清朝顺治五年(1648年)之后,清政府颁布了禁武令,反而激化了当时的民族矛盾。民间习武活动或公开或隐蔽,使武术活动特别是拳术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在清王朝的统治下,民间武术传授改在深夜里教和学。教师们自称干的是“夜藏行”。

蒋发是赵堡、陈沟、博爱等几个乡村武术社团的讲师,不同武术班的讲授侧重还不一样。“夜藏行”的公开授课,没有说拳法名称。有的就记成了“头套捶、四套捶、五套捶、炮捶架子十五红”等。

陈家沟的通背缠拳,传到了陈长兴、陈有本这一代。

陈长兴(1771-1853)与赵堡拳师交流甚多,换艺而得赵堡的“绵拳”,传给了杨露禅。在把蒋发绵拳传授杨露禅之后(1835年以后),融合通背缠拳,创编出一路、二路拳,开启了陈式太极拳之路。

陈有本(1780-1858),在三十六岁(1815年)开始专门学拳,在“兄亡后(陈有恒1773―1819年),闭门练拳”。

赵堡拳传至陈清平,幼从学张彦,19岁小有名气,约1822年去陈沟跟陈有本学了通背炮锤,同时,陈有本学到赵堡太极拳小架。1825年冬,陈清平收徒和兆元;1838之时,李棠阶(和兆元的姐夫)就在日记中写有:“拳勇以虚灵为妙用,因人之力制之,不参己力,可悟圣学。”

陈长兴之子陈耕耘(出生年月日不祥),应与陈仲`(1809-1871)年龄相差不多。约1833年,杨露禅回河北永年,陈长兴忙于走镖奔波,陈耕耘只好求教于陈有本,学到了与“赵堡太极拳小架”融合的通背缠炮锤。

约1848年前后,杨露禅再次来到河南,拜访了陈清平。二人切磋交流,陈清平以渊博的内家拳理,为杨露禅释疑解惑,即杨露禅“得拳理于赵堡”,形成了近代太极拳的理论基础。

约1852年,武禹襄(1812~1880年)学艺陈清平,又称偶得《王宗岳太极拳论》(有说陈清平授予的,因此还闹得和兆元不高兴)。武禹襄回去后,创编“十三势架”,形成了“武氏太极拳”。李亦畲在咸丰癸丑(1853年)随母舅武禹襄学拳,于清光绪辛巳年(1881年)中秋二十六日手书完成了三本太极拳谱,就是常说的“老三本”,于是,就有了见于文字记载的最早“太极拳”套路名称。

杨露禅到北京,先在京西富户“小府张宅”(天义顺酱院东家)任教,在1854年左右,到旗营充当武术教习。据说,杨露禅拜访过白云观的道长,交流请教,之后,融合所学,完成太极拳理论体系,总结为《杨家老谱三十二目》传于后代。当时,杨家的传人主要是王兰亭、李瑞东、富周、吴全佑等。

李瑞东融合所学,形成了“李派太极拳”。

富周一脉相传,形成了“府内派太极拳”。

吴全佑(1834--1902年)在北京从杨露禅学拳,其儿子吴鉴泉(1870-1942)。在民国初年,体育社的纪子修、吴鉴泉、刘恩绶、刘彩臣、姜殿臣、吴图南等人,随许禹生去访宋书铭,古稀之年的宋书铭身手不凡(民国初年宋书铭72岁,许禹生33岁),武技高深莫测,沾接瞬间,纪吴等人无不跌出丈外表演了推手。据说,吴鉴泉从宋书铭学了别家没有的“太极功”即阴阳二十四式太极功及宋书铭的推手手法。于是,融合创编出了独具风格的“吴氏太极拳”。

1912年,武氏太极拳传人郝为真,到北京访友,与孙禄堂结识,在患病时,孙禄堂照顾了他, “先生云:‘我实心感,欲将我平生所学之拳术传与君,愿否?’余曰;‘恐求之不得耳。’故请先生至家中,余朝昔受先生教授,数月得其大概”。 陈微明在书序中“郝先生曰:‘异哉!吾一言而子通悟,胜专习数十年者。” 孙禄堂遂融形意拳、八卦、太极拳为一体,自成一家,人称“孙氏太极拳”。

1960年,顾留馨与沈家桢通过编撰《陈式太极拳》,巧妙地把沈家桢体悟的杨式太极拳理论、以及推手技法,融合进陈拳中。陈式拳也更“太极化”了(《顾留馨<炮锤>新版序》),形成了“陈式太极拳”。

至此,民间就有了杨氏太极拳、武氏太极拳、吴氏太极拳、孙氏太极拳、陈式太极拳、和式太极拳(赵堡太极拳的杰出代表)。

后来,陈式太极拳的传人中,又发展出了洪派太极拳、混元太极炮锤。

在综合习练者中,有了“王其和式太极拳”。

关于太极拳的起源,众说纷纭,大致有唐朝(公元618~907年)许宣平、宋朝(公元960~1278年)张三峰、明朝(公元1368~1644年)张三丰、清朝(公元1644~1911年)陈王廷和王宗岳等几种不同的说法。但现在多数拳家亦以现传各式太极拳俊源出陈式太极拳之说为本。据中国武术史学家唐豪等考证:太极拳最早传习于河南省温县陈家沟陈姓家族中。陈氏太极拳的创编人是陈王廷,他是一位卓有创见的武术家。